惠州学院小学教育专业白皮书
1.专业定位
小学教育专业秉持“立徳树人、求真致用、多科融合”的现代教育理念,将专业定位为:立足惠州,面向粤东西北农村地区,服务广东全域,为乡镇和城市小学培养全科型教师,逐渐发展成为广东省知名度高和影响力大、服务主体高度认同、办学特色鲜明的专业。
2.培养目标
本专业适应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要求,立足定向县区,培养具有一定的人文与科学素养,乡村教育情怀深厚、教育信念坚定、职业道德高尚、专业理念先进、专业知识扎实、专业能力突出,具备一定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能在定向县区小学胜任全科教学、研究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全科型小学教师。
(1)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热爱乡村教师职业,具备依法执教意识和深厚的乡村教育情怀,坚守乡村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具有较扎实的语数英学科教学知识,兼具音体美等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掌握小学教育的基本理论,具有教学实践能力,能胜任乡镇小学全科教学与教育管理等工作;
(3)落实“三全育人”要求,能根据乡村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灵活开展班级管理、主题教育与社团活动,具备较强的综合育人能力;
(4)具有适应乡土民俗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较强的沟通合作能力,能根据乡村小学教育教学需要,有效开展交流合作;
(5)具有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意识,掌握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动态,能运用反思和批判性思维方法开展教学研究,引领乡村小学教育事业发展。
3.培养规格
修业年限:4-6年,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1)知识要求 掌握小学生教育规律和心理发展特点,具备扎实的小学语文或数学知识体系,具有小学学科知识与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整合的能力与方法,以及小学课程整合、开发与综合性学习设计与实施能力,掌握兼教音体美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原理和技能。
(2)能力要求 具备教育理论学习和教育研究能力,善于结合学科教学内容,能及时把握教育契机,灵活应用科学的育人方法,设计适切的育人活动,开展学科教育、主题教育和社团活动,促进班级与学校工作的顺利开展。
(3)素质要求 具有团队合作素质,良好的沟通合作技能,认真对待教育教学工作的态度,能够与同行、社会公众等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具有反思意识和批判性思维素养;具有一定的全球意识和开放心态,积极参与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
4.课程体系
采取UGS++的多主体协同培养模式,实施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框架下的3+2+X/1+3+X的课程设计,以及全学程、不间断、逐级深化的基本功和教育实践训练,真正实现多主体协同培养多学科全能型小学教师的育人目标。本专业课程体系由公共必修课程、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教师教育课程、专项实践课程及个性培养课程7个课程模块构成,共163学分。
图1 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架构图
公共必修课程共42学分,主要包括思想政治、英语、计算机基础、体育、劳动教育和心理健康等课程;
通识教育课程共12学分,包括人文艺术类、社会科学类及自然科学类课程;
学科基础课程共13.5学分,包括普通心理学、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儿童发展心理学、小学教育学、小学教育心理学;
专业教育课程共46学分,包括现代汉语、线性代数、英语语音、素描基础、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小学语文教学论、初等数论、小学数学教学论、小学英语教学论、儿童文学、竞赛与趣味数学、小学科学活动设计与指导、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研究、小学体育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等课程;
教师教育课程共32.5学分,包括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政策法规、教师语言艺术、现代教育技术、教师书写技能等课程、学校组织与管理、班主任与少先队工作、小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等课程;
专项实践课程共17学分,包括毕业论文、教育见习、教育研习、教育实习、教育学具制作及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等;
个性培养课程是前6个课程模块的补充,不计学分,包括课外自主实践和朋辈教育。
5.师资队伍
目前专业骨干教师有25人,教授3人,副教授8人,讲师12人,助教1人;博士18人,硕士6人,本科1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5人;校级教学示范教师1人、优秀教师3人。
表1 小学教育专业师资队伍个人信息一览表
序号 | 姓名 | 性别 | 职称 | 本科毕业院校、专业 | 最后学历毕业院校、专业 | 现研究方向 | 承担/拟任主要课程 | 专职/兼职 |
1 | 郑文 | 男 | 教授 | 教育学 | 浙江大学、比较教育学 | 教育基本理论、教师教育 | 学校组织与管理 | 兼职 |
2 | 陈伟 | 男 | 教授 | 教育学 | 浙江大学、比较教育学 | 教育基本理论、教师教育 | 小学教育研究方法、小学教育学 | 专职 |
3 | 罗红 | 女 | 教授 | 广西师范大学、学校教育与管理 | 广西师范大学、教学论 | 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论、教育评价 | 小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课程与教学论 | 专职 |
4 | 谢桂新 | 女 | 副教授 |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教育 |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 | 教师教育、教育基本理论、教育管理 | 小学教育学、教育学原理、教育名著导读 | 专职 |
5 | 胡娇 | 女 | 副教授 |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 |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教育基本理论) | 教师教育、小学教育、教育管理 | 教育哲学、教育学原理 | 专职 |
6 | 金艳 | 女 | 副教授 | 江西教育学院、英语教育 |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 | 儿童情绪与心理健康 | 普通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小学生心理辅导 | 专职 |
7 | 李咏絮 | 女 | 副教授 | 中国文化大学、戏剧 | 台湾师范大学、教育 | 教育哲学、教学、教师教育 | 教育心理学、地方文化与乡村教育、教育戏剧 | 专职 |
8 | 陈国钦 | 女 | 讲师 | 华南师范大学、学校教育 |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史 | 教师教育,教育管理 | 中外教育史、地方文化与乡村教育 | 专职 |
9 | 常攀攀 | 男 | 讲师 | 周口师范学院、教育技术学 | 华中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 | 学生学习、教师发展 | 课程与教学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专题、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案例研修 | 专职 |
10 | 张铮 | 女 | 讲师 | 南阳师范学院、英语师范 | 菲律宾亚当森大学、教育管理 | 高等教育、教师教育 | 教育心理学、逻辑与批判性思维 | 专职 |
11 | 王贤文 | 男 | 副教授 | 西南大学、教育技术 |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 | 教师教育、基础教育 | 小学信息技术与教学研究、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政策法规 | 专职 |
12 | 卢萌 | 女 | 助教 | 哈尔滨学院、小学教育 | 辽宁师范大学、学前教育 | 小学教育 | 班主任与少先队工作、小学数学教学论 | 专职 |
13 | 马秀春 | 女 | 副教授 | 吉首大学、思想政治教育 |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学原理 | 教学论、教师教育、学校变革 | 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小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语文) | 专职 |
14 | 尹姣容 | 女 | 讲师 |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事业管理 | 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学 | 教育管理理论、基础教育改革 | 学校组织与管理、小学教师专业发展 | 专职 |
15 | 薛亚涛 | 男 | 讲师 | 商丘师范学院,小学教育 | 华南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 | 教育发展 | 小学教育研究方法、小学数学思维方法 | 专职 |
16 | 刘雪莲 | 女 | 讲师 | 安徽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 |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政策学 | 教育政策学 |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教育情景与案例分析 | 专职 |
17 | 郑秋强 | 男 | 讲师 | 惠州学院、财务管理 | 澳门城市大学,应用心理学 | 心理健康 | 小学生心理辅导 | 兼职 |
18 | 许炯 | 男 | 讲师 | 中央民族大学、哲学 |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 | 心理学、学前儿童发展 | 儿童发展心理学 | 兼职 |
19 | 刘爱平 | 男 | 讲师 |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 |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 | 教育学原理 | 教育学原理 | 兼职 |
20 | 贺芳 | 女 | 讲师 |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学 |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 | 教育经济管理、教育政策 | 教师礼仪 | 兼职 |
21 | 余中根 | 男 | 副教授 |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 |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领导科学 | 教育法学 | 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政策法规 | 兼职 |
22 | 张春梅 | 女 | 副教授 | 华中师范大学、小学教育 | 华中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学习心理、心理健康 | 普通心理学 | 兼职 |
23 | 林诺洵 | 女 | 讲师 |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工商管理 | 香港岭南大学,心理学哲学 | 职业及组织心理学 | 教育统计学 | 兼职 |
6.教学条件
近年来,小学教育专业通过改建扩建等工程,总投入约265万元持续改善教学条件。目前拥有可作为室内活动、舞蹈教室、大小型会议、演出大厅及一些室内活动的多功能综合室;以收藏国内外经典绘本为主,配备各种儿童教育书籍,又宁静舒适、自由开放、充满童趣的儿童绘本馆;灯光、音响齐备,以组合成听觉、视觉、体感综合训练教学系统的音乐律动室;拥有50余台电子数码钢琴、电子音乐键盘教学控制系统以及数字音频控制器的数码钢琴教室;以及基于跨学科、全科型人才培养理念,以教学普及新技术、项目开发为目标,任务驱动为主体,知识点模块化组合应用的方式,实现STEAM教育与创客教育的STEAM教育创新实验室等校内实践教学场所,以倡导启发式、探究式、开放式教学,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激励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树立投身建设教育强国的远大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