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一校一品”校本课程建设,助力乡村学校美育特色发展,2025年11月6日,广东省美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罗晓敏副教授携成员王艳、段飞艳、李白夜、黄玉婷老师一行,赴惠东县九龙峰中心小学开展专项帮扶活动。本次活动以设立“惠东分工作室”、共建“惠东渔歌”本土非遗美育课程为核心,通过精准对接、深度研讨,推动乡村学校美育特色发展。
实地走访:精准把脉教学资源
在九龙峰中心小学副校长张东强、副书记黎发谦的陪同下,工作室团队系统考察了学校多功能厅、音乐教室、美术教室等教学场所。走访过程中,校方详细介绍了各功能教室的建设历程、设备配置及使用现状,为后续课程共建与资源整合提供了重要依据。罗晓敏副教授特别关注音乐教室的声学环境与美术教室的展陈条件,就空间优化提出具体建议。

九龙峰中心小学副校长张东强、副书记黎发谦陪同工作室团队实地考察
座谈交流:共商课程建设路径
在专题研讨会上,校长李伟广组织德育部门、教导部门、少先队组织以及各学科教师参与交流研讨。李校长系统阐述了学校在地方“畲族文化”传承方面的实践举措及学生学习成效,着重强调了将地域文化融入校本课程建设的必要性,并指出希望依托惠州学院美育专家的专业支持,协助学校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美育课程体系。工作室核心成员王艳老师作为惠东龙峰中心小学分工作室负责人,就前期完成的“惠东渔歌”非遗课程设计框架进行了专项汇报,从文化溯源、教学模块、评价体系进行了系统阐释。罗晓敏副教授在此基础上,创新性提出了“畲族文化+渔歌文化”双轨融合的课程建设思路,该方案获得了与会教师的高度认同。

座谈研讨会现场
授牌仪式:建立长效合作机制
在全体参会人员的见证下,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罗晓敏副教授与李伟广校长共同完成了“惠东县(九龙峰中心小学)分工作室”授牌仪式。这一重要举措标志着工作室与学校的合作进入制度化、常态化新阶段,为后续持续开展课程研发、师资培训奠定了坚实基础。

罗晓敏副教授与李伟广校长共同完成“惠东县分工作室授牌仪式”
课堂观摩:精准指导促进提升
工作室团队深入课堂,观摩了音乐教师刘奕诗执教的《三只小猪》管弦乐音乐欣赏公开课。课后研讨中,工作室团队核心成员段飞艳老师从教学设计层面提出优化建议,强调应在保持趣味性的基础上,适当融入音乐理论知识;惠东县音乐教研员吴春媚老师则从美育实施角度,建议采用“音画同步”策略,增强学生的沉浸式审美体验。这些专业建议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了明确方向。

工作室团队现场观摩音乐教师刘奕诗执教的公开课
共建机制:深化美育浸润行动
此次帮扶活动通过“分工作室+课程共建”双轮驱动,建立了“课程共建、师资共培、资源共创”的长效机制。下一步,工作室将持续跟进校本课程开发,重点助力学校将“畲族文化”与”惠东渔歌”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特色育人品牌,为惠州地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专业支撑。

罗晓敏美育名师工作室团队与九龙峰中心小学团队合影留念
(供稿:罗晓敏 审核:谢桂新)
审核:谢桂新 发布:张 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