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2日,多方力量共同聚焦惠东县乡村学前教育,通过不同形式的帮扶活动,为提升当地学前教育质量注入新的活力。
大岭中心幼儿园
当日,幼儿园名教师培养项目(2024 - 2026)第一小组支教团队开展第四日深度教研活动,采用“示范引领 + 专题研讨”的立体化研修模式,搭建起城乡幼教专业发展共同体。
上午的课程展示环节采用“双向展示 + 评课”形式。大岭幼儿园骨干教师展示大班语言活动《夏天的太阳很顽皮》,精准把握语言领域核心经验,帮助孩子们理解句式并鼓励自我创编。支教教师施锦媛执教中班综合活动《快乐的大白鹅》,创新采用“诵、唱、演、创”模式,示范多领域整合教学策略。在 1 个多小时的沉浸式评课中,双方教师围绕“教学支架的有效搭建”“幼儿深度学习的激发策略”等议题对话。支教团队建议强化多媒体技术在情境创设中的运用,增加幼儿自主记录环节。大岭幼儿园园长表示,这种基于课例的靶向研讨让他们对《3 - 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实践转化有了全新认知。
课程展示
下午的教研聚焦班本课程建设。当地教师团队展示“遇见春天”(小班)、“石头大搜寻”(中班)、“时间那些事”(大班)三大主题系列课程。学前教育系理论指导老师罗晓敏提出“四化”优化建议,即主题网络可视化、探究路径游戏化、家园共育常态化、学习成果展览化。双方还形成“幼儿问题墙 + 教师资源库”双轮驱动的课程建设机制。
帮扶团队合影
多祝中心幼儿园
上午9时,支教团队观摩幼儿园“大循环”体能活动,随后分组调研,一组聚焦户外体育课程优化,另一组评估后勤厨房流程。10时30分,专项诊断会议启动。深圳市彩田幼儿园体育名师赵永忍针对幼儿体育活动设计、器械使用提出改进方案;佛山市禅城区蓓蕾幼儿园刘思莹园长从食品安全、流程规范等维度为后勤管理提供“提质处方”。在互动环节,园所教师围绕保教融合、环境创设等问题与专家研讨至12时30分。此次帮扶通过“沉浸式诊断+靶向指导”模式,后续还将建立长效跟踪机制,推动优质教育资源下沉。
教研活动现场
黄埠中心幼儿园
帮扶团队采用“高校教师+ 名幼师驻点帮扶”模式,从环境创设、课程开发、管理效能三大维度精准施策。在实地考察园所情况后,针对“师资力量薄弱、课程特色不足、管理效能待提升”等问题,帮扶团队提出“课程资源在地化”策略,建议开发“种植课程”特色品牌。帮扶期间,团队老师指导创意美术活动,优化区角布局与材料投放,完善一日活动常规实施细则,规范档案管理,提升保教质量评价科学性。
帮扶团队研讨
多方的积极行动和精准帮扶,为惠东县乡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可能。未来,各方将持续深化合作,以点带面推动区域学前教育质量整体提升,为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教育公平贡献力量。
(文:黄国庭、罗晓敏、潘璠、裴蓉蓉 审稿:钟小川)
审核:谢桂新 发布:谢晓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