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构建高效课堂,推动教育学学科的高质量发展,11月23日上午,教育科学学院在旭日教学楼621会议室举办“课堂教学质量月系列活动”专题讲座。惠州学院特聘教授、辽宁师范大学张桂春教授作《“课堂抬头率”提升:从提升教师的“知识转译能力”出发》讲座,教育科学学院党政班子成员、全体专任教师及部分其他学院教师参加了活动。讲座由谢桂新副院长主持。
张桂春教授作讲座
张桂春教授从大学课堂中普遍存在的学生抬头率、前排座位空置率、记笔记率、看手机率、缺课率等课堂学习行为问题入手,提出了师生“教”与“学”的“效能感”与“有效性”问题。分析了“课堂抬头率”现象的内、外部多维影响因素。张教授指出,虽然一些高校采取了随堂听课、专项督查、公开批评和曝光“三率”“四率”等多种治理措施,但是,就“教育构成”的“核心要素”而言,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对策之一就是要提升教师的“知识转译能力”,这是提升“课堂抬头率”的关键。
接着,张桂春教授围绕这个主题进行了系统的阐释。所谓的“知识转译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场境(景)中,能从丰富的“知识图谱”中提取、提炼、概括某一概念的内涵、要素、价值等,用清晰简洁的学科(专业)术语,融会贯通地讲解表述新的(复杂)知识,将其转译为使“学习者”(新手)更易理解的一种知识表达方式。即教师在讲授知识时,不是“照本(屏)宣科”,不是“知识转述”,而是“知识转译”,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需要教师具备“专家/学者”式的系统的、结构的认知框架(知识广博),丰富的、清晰的知识细节(知识渊博),高阶的、网络的思维方式(底层逻辑),睿智的、幽默的表达方式(智者品性),以及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良好的沟通技巧。教师提升“知识转译能力”,首先要提升自己的教学理论认知水平,确立“学习型”社会的教学观念——“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陶行知);“教”学生“学会学习”“乐学会学”“为学而教”“以学定教”“教是为了不教”。第二,要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丰富本体性、教育性、文化性、道德性、技术性、实践性等基本知识,解决“本体性知识”——学科或专业知识“结构不良”问题。第三,“补课”——多读书,尽可能把“有字书”和“无字书”读得“通透”“贯通”一些,从而担负起“教书育人”的责任。第四,树立现代知识观,准确理解把握知识就是力量、什么知识有力量、拥有谁的知识才有力量等观点,构建自己的“知识导图”和“思维导图”。第五,学会“整合知识”,能够将“知识与事物整合”“知识与知识整合”“知识与行动整合”“知识与自我整合”。第五,要精心备课,处理好PPT课件内容与“教材”内容的关系。
最后,张桂春教授强调,教师要加强“教学学术”研究和“教学反思”,改变课堂的“灌输式”“教学文化”和“记忆式”“学习文化”。作为大学教师,要在“教学生命”和“教学使命”的“自觉”上发力,以“人民教师”——于漪老师为榜样,“站上讲台”“上课”“就是用生命在唱歌”。
讲座结束后,谢桂新副院长传达了学校课堂教学质量月活动的主要精神和具体要求,希望教师深刻理解张桂春教授讲座的要点,重视自身“知识转译能力”的养成,并付诸教学实践,提高学生抬头率,打造高质量的课堂。
(文:李航 图:李航 审稿:谢桂新
发布:杨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