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黄明喜教授到我院作专题讲座

2021年11月02日 03时43分11秒浏览次数:152设置

2021年10月28日上午,华南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黄明喜应邀做客“丰湖教育论坛”,为我校教师带来一场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作为国家一流本科课程“《论语》教育智慧品绎”的建设者,以及在教育教学研究领域深耕二十多年的教学名师,黄明喜教授作了题为“中国大学MOOC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教师的视角”的专题讲座。讲座由教育科学学院院长陈伟教授主持,我院全体教师参加,亦吸引了学校其他院系教师的到场学习。

华南师范大学黄明喜教授来校作专题讲座

慕课(MOOC)既是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同时也是互联网资源与教学过程的高度融合,已经成为有效创建“两性一度”金课课堂的重要方式。信息多元智能新时代背景下,成功建设一门高质量的精品慕课,对高校教师专业教育教学能力与课程建设能力发展提出了新的高要求。为帮助广大教师应对信息技术时代下的教学学术研究挑战,切实提高教学学术能力,学院依托丰湖教育论坛专门开设了主题讲座。

讲座伊始,黄教授娓娓道来慕课的历史发展与特点,让在座教师清晰地把握慕课的来龙去脉与时代新要求,知悉慕课具有“在线访问开放性”“大规模参与性”“微课程资源精品化”“教学分析与评估的大数据化”等特点。其后,黄教授从慕课课程模式分析、课程设计构成以及教学法三个维度,详细而可操作性地就如何建设慕课课程做出了自己实际经验地分享与解构。其总结的七种慕课教学方法理念:“分布式学习与开放教学”“慕课学习是一种自觉、主动与自组织学习”“同伴评分与评估”“实践社群中知识的构建”“连通主义学习”“精熟学习”“技术支持的在线学习”“非正式学习与终身学习”,为教师们开展教学变革提供了灵感来源。在讲座授课过程中,黄教授结合其所建国家一流课程视频片段,分享了五年来建课的心路历程、思维线索、面临过的具体困惑以及如何想到对策的过程。其中,黄教授尤为鼓励开展课程建设的教师将自己的课题项目、科研计划与教学改革紧密结合起来,同时注重课程申报材料的严密撰写。其所分享的这些切身经历,深深地引起在座教师的共鸣。除此之外,黄教授也指导了教师们要从四个方面做好准备,以从容迎接与应对新的挑战:准确把握“以生为本”的教学和建课理念、探索先进的教学设计与知识体系是核心、习得信息化的教学技能、打造协同发展的师生成长共同体。

黄明喜教授用诙谐幽默的语言为广大教师详细而独到地讲解了如何开发和建设一流慕课,其讲学本身也充分体现出了教学设计与构思的精巧之处。讲座让我校教师切身感受到教学设计无声融合于每一次课堂的畅快,也激发了在座教师的热情讨论。学院教授饶淑园分享了自己与团队教师在建设广东省一流本科课程过程中的感想,认同黄教授提出的在教学学术中要持有的不断探究和点滴积累的坚韧品质。在互动交流过程中,黄明喜教授也着重回答了教师们关心的三个问题:如何在通识课程中做到满足“两性一度”要求,如何在信息爆炸时代,平衡学生自学与教师授课的知识冲突,如何在MOOC平台建构超越于自媒体网站上趣味性为主的课程。

学术讲座现场

在黄明喜教授回答问题之后,陈伟教授亦有感而发,提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指征及解决举措。指出教学是学术,而不仅仅是课程知识传授的完成。教师教学不能以是否完成备课作为出发点,而应以发展研究领域、培养学生的高阶性课程思维为前提来从事教学。教师教学要通过向学生展现自己阐释知识的缜密性的思维表达模式,引领学生探索未知知识的兴趣,以及为学生进行理智训练提供服务,如此,才能真正体现高等教育的真实目的。具体从学院教师专业发展与课程建设实际状况出发,则要求各个系(中心)的教师踏实认真,将已开设的每门课程都纳入重新建设的体系中来。

陈伟教授作总结发言

黄教授的讲座深入浅出、生动风趣,现场气氛活跃。此次讲座不仅让教师们深入了解到慕课这一高效的教育工具,更为我校教师开展新时代MOOC课程打造与教学学术研究打开了多条路径的思路,使教师们的教学学术的视野得到很大的开阔,在座教师无不受益匪浅。


(文:尹姣容、郝婧潼、陈烨欢、陈嘉豪 图:李晓薇、黄铭涛、陈子霞)

审稿:陈伟  审核:陈伟  发布:谢晓谦


返回原图
/